昆曲、刺绣、九连环、剪纸、灯彩、苏扇、木刻年画等7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走进课堂,现场讲授非遗文化,展示技艺绝活,让学生们近距离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昆曲被称为“百戏之祖”,也可以说是两岸交流的典范。台湾作家白先勇老师自称“昆曲义工”,携手苏州昆剧院为昆曲重生不遗余力,一部校园传承版《牡丹亭》将古老昆曲带给年轻观众,也让传统文化穿越时代、跨越两岸。
今天的教学过程中,同学们对昆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,上台互动的学生一边甩出水袖一边唱出的水磨腔调虽不够老道,但伴随着悠扬的曲调,哼出的唱词“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,良辰美景奈何天,赏心乐事谁家院”已经有了几分缠绵悱恻的意境。
“我感觉昆曲的美已经让孩子们陶醉了。”苏州昆剧院的著名演员严亚芬老师说,“更没想到,康桥还有这么多学生是昆曲迷,唱、念、身段都学得非常投入,有模有样”。
“九连环是古艺国粹之一,其原理可以归到拓扑学,解法和计算机格雷码是同一个原理,对拓展数学思维也有好处。”吴氏巧环传承人吴建江一边讲解一边熟练地解开一个个九连环,让围在身边的同学们惊奇不已,跃跃欲试。
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是一代“针神”沈寿的第四代传人,爱上苏绣40多年,她希望用自己的作品让观众感应到心、感受到爱。“今天到学校,但愿能给孩子们播下一颗爱的种子,让她慢慢生根发芽成长,让学生们在学习苏绣的同时爱上苏绣,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。”
“如果要迎合现代年轻人的兴趣做出改革,比如把简单的动物头像与苏扇结合起来,会不会有违这门艺术的严肃性?”教室中,中国制扇工艺大师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“制扇技艺”传承人盛春一一回答学生的提问。“今天的活动,让我感受到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好奇,这让我非常的惊喜。希望通过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苏扇魅力,感受到苏作苏工的匠心精神。”
“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们懂得非遗的文化价值,懂得呵护民族文化的传统,学校是一个重要载体,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,更应与现实结合为非遗传承贡献力量。”
“让非遗作品生活化、趣味化,和文创产品很好地结合,让非遗成为一种生活美学。”
“我希望传承的不仅是年画,更是传承先辈对生活和生产的智慧,热爱生活,拥抱生活的态度。”
课堂上,灯彩传承人汪丽秋、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传承人吴永林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学员禾木等老师,在让学生动手体验的同时,分别着重就这些项目的历史文化作了介绍,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。老师们表示,学生们对非遗文化的好奇和喜欢,给了他们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信心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,又是珍贵的、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。它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、情感、特有的思维方式、审美习惯,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,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。
此次活动学校安排了7个教室,吸引了300多名学生和老师报名参加,有的项目“一票难求”。近距离的文化体验让学生们兴趣盎然,活动结束仍迟迟不肯离去。